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dermatitis
aestivale)是在夏季持续高温、闷热环境下所发生的以四肢伸侧小丘疹为主的皮肤病。多见于30岁以上女性。目前的医学教科书上并没有独立的专门论述,它实际是包括夏季高发的,以过敏为主要原因的一类皮肤病。
发病机理
夏季皮炎是一些人大量排出的汗液后。由于南方空气湿度大,出汗后汗液蒸发速度慢,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此时,汗液中的蛋白质、无机盐等成分经过细菌的作用产生分解后,产生的代谢产物过多的滞留于皮肤。对皮肤产生刺激和过敏。这种奇痒无比的丘疹和红斑。多存在于容易出汗而又比较娇嫩的四肢内侧、胸前、腰部、臀部等部位。夏季皮炎还有种独特的规律,一旦致敏,很容易在来年夏季重复再患。因此,患者应重视提前预防。
临床表现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红斑,丘疹,继之可见丘疱疹,搔抓后可见线条状表皮划破和血痂及色素沉着等。严重时可导致破溃形成浅表糜烂。温度高,湿度大时,皮损加重,随天气凉爽症状随之缓解,皮疹逐渐消退,皮损主要分布于四肢伸侧,以双下肢胫前最为常见,好发于30岁以上成人,女性多见,在高温环境作业者更易发生,自觉有瘙痒感。
治疗方法
患处可涂炉甘石洗剂,肤康洁外涂患处,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
湿敷是外用治疗急性夏季皮炎的常用措施。开放式湿敷可蒸发水分,带走皮肤上的热量,使原本扩张的皮肤毛细血管逐渐回缩到正常状态。湿敷药物应使用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3%硼酸溶液。湿敷纱布可用5~6层消毒纱布,每次根据皮损的形状和大小裁剪、数套轮换使用。一般换下的纱布可清洗、晾干后再用,正确的湿敷方法:将5~6层纱布浸湿于溶液中,以不滴水为度,但不要拧干,紧贴于急性皮炎的部位,每半小时更换一次。若分泌渗出液多,宜勤换湿敷用
纱布。
预防措施
夏季皮炎容易反复发作,要防患于未然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不宜穿不透气的衣裤,最好穿着棉麻或真丝等全天然的衣裤。
二、可经常用温而偏凉的水清洗患处,切忌为了止痒而用热水烫洗患处。
三、夏天要多喝水,而不宜多喝含糖饮料,多喝水可以稀释汗液里化学成分的浓度。
四、高温天气下尽量多待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频繁外出。外出时无论阴天和晴天最好使用黑色遮阳伞遮光,因为黑色能吸收各种波长的紫外线,以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五、很多食物和植物也可防治夏季皮炎,如薏苡仁汤、绿豆汤、大麦茶、菊花茶、金银花露等。也可用鲜藿香、鲜佩兰煎汤代茶。
六、潮湿闷热的季节可以启用空调除湿,以免身体出汗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