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系人类乳头瘤病毒所致,宿主细胞系表皮棘层细胞,引起棘层细胞增生,形成疣状增殖。疣主要通过直接传染。疣的发生志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有关。由于侵犯部位及表现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许多种;各分述如下:
寻常疣
俗称刺瘊子。初起为针尖大的皮肤隆起小点,渐渐扩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角化,触之硬实。多为单个存在,但也有逐渐增多至数个或数十个。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多发生于青少年。发病部位多在手指、手背、足缘等处,亦可偶发于甲缘及甲下。寻常疣有些如丝状突起,质地细软,好发于颈、颏、眼睑等处,称丝状疣。有些则在同一个疣的基础上发生一簇参差不齐的多个指状突起,称指状疣。
扁平疣
又称为青年扁平疣、扁平疣瘊,主要侵犯青少年。大多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为米粒大到黄豆大,扁平隆起皮肤表面的小点,浅褐色或正常肤色,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表面光滑、质硬,偶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状。好发在颜面、手背、前臂等处,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微痒,可突然自行消失,但多持续不退。
跖疣
是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外伤和摩擦可为其发病的诱因。初起为一细小发亮的皮肤隆起,以后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圆形,境界清楚,单发或多发。有时在一较大的跖疣的四周,有散在性细小的针头大的卫星疣。有时数个疣聚集在一起或互相融合形成一角质片块。压迫时可产生疼痛,可自然消退,但往往病程缓慢,跖疣应与鸡眼及胼胝鉴别,后两者皮损呈片状角化,无疣状的皮肤隆起。
尖锐湿疣
多发生在外生殖器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粘膜湿润区域,往往与性接触传染有关,是性接触传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初起为细小淡红色皮肤隆起,以后逐渐加大增多,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状,湿润柔软,有些可呈蕈状或菜花样突起。因皮损裂缝间常有脓性分泌物郁积其中,致有恶臭。由于不断受到局部潮湿与慢性刺激的作用,往往迅速增长。在妊娠或有严重肝脏病变时,可明显增大,此可能与女性激素增多有关。尖锐湿疣可增大至拳头大或更大。在阴道、阴茎或肛周部位的生殖器疣,可转化为鳞状细胞癌,其转化时间通常需要5~40年。故此病应及早治疗以免癌变。该病易发生在慢性白带过多,或包皮过长者。疣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关系,若机体免疫功能缺陷者易患此病。
假性湿疣
主要局限于女性小阴唇内侧,表面光滑,无角化,大小长期不变。假性湿疣无传染性,不是性病,主要与阴道分泌物长期刺激有关,无需特殊治疗。
传染性软疣
属于性传播性疾病的一种,但是非性接触也可感染。皮疹呈蜡样脐窝状半球形颗粒。
丝状疣
丝状疣又称丝状瘊,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发生于皮肤浅表的外形如丝的小赘生物,又俗称线瘊。尤其在脖子上、腋窝处多见。具有传染性,可连接成片,传染性中度。一般多发于30岁以上女性患者。可通过破坏免疫能力引发过敏、癌症、HIV、肝炎等免疫系统疾病。
疣状痣
(Verrucous nevus)也称表皮痣、线状表皮痣等。本病属于一种先天性表皮疣状增生,自幼发病。
独特治疗研究
我所根据患者体虚卫外不固,外感风邪病毒,搏于肌肤,郁于肺胃,气血凝结而致病的见解。从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的中药中,筛选出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杀灭或抑制病毒生长,改善血液微循环的中药黄芪、黄精、当归、金银花、连翘、赤芍、红花等,研制成“消疣浓缩颗粒冲剂”。治疗扁平疣、寻常疣、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等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收到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抗复发的独特效果,对顽固局限性疣,另配合克疣灵外涂剂外涂患处辅助治疗。 皮肤赘生物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