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访问!祝您健康、美丽、幸福、快乐! 

返回首页

银屑病防治

白癜风防治

湿疹防治

痤疮防治

脱发防治

神经性皮炎

过敏性紫癜

激素依赖皮炎

脂溢性皮炎

独特方药

皮肤保养

掌跖脓疱病

皮肤癣防治

癣菌疹

疣病防治

带状疱疹

冷刺激过敏

牛皮癣治疗

皮肤病的症状

扁平疣治疗

紫癜肾炎

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学术纪要

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于200292124日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综观这次会议,结合医学(包括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药物开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1.中西医结合医学(结合医学)研究逐渐成为一个体系

 

从本次大会作者来看,结合医学研究单位除中医药研究机构外,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现代医学研究机构参与结合医学研究。国外如美国的哈佛大学、Georgetown大学,日本的日本药科大学,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国内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许多企业也参与了结合医学研究行列,认为中药现代研究与开发必须应用结合医学理论指导。

 

随着补充医学和替代医学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普及,从事于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已经展开了多次讨论,召开了各种研讨会,并成立了相关组织。参加本次大会的代表总结了多次会议的成绩,明确提出了结合医学的概念就全球言,结合医学是现代医学与各国传统医学/补充医学、替代医学的结合。中国结合医学是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将现代西方医学与中国医学相结合,把医学从以急危重症医疗为主的领域扩展至以实惠有效的方法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整个医学范围。若要以东西方医学同用来辅助解决当前医疗保健危机,基本原则必须是有机地结合而不是混合。结合就是有目的的和有认知地将两者和谐共鸣,结合医学并不是多种不同诊疗技术的迭加使用,而是将不同医学的理论和医疗价值观交织在一起,进而发展出一种更有助于个人和群体防治疾病和保健养生的方法。结合医学也不只是采用新的技术,而是一种新的思维,简而言之是一种新的医学模式。

 

针对中西医结合,有学者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内涵和模式,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内涵应首先在分析中医和西医二者各自产生的时代、思维方式、医学模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点,并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和任务。把其定义确定为: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用研究、比较、吸取、创建、服务”10个字概括地说明了中西医二者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中西医结合的特点和必然性。

 

教育是催生结合医学新模式的主要方法之一,成功的运作需要在医学实践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中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因此,必须拥有适用于各种医疗职业人员、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教育方案,成功的运作也需要将医学新模式的价格广泛传播于社会、商业和政府,而不是局限于医疗卫生的狭小圈内。

 

也有学者根据结合医学的特点,进一步提出生物结合医学的概念(Bio-Integrative Medicine)。

 

2.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得到进一步规范

 

与上一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比较,本次大会临床研究规范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循证医学原则和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得到广泛采用。

 

中医学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医学,要使中医药宝贵的临床经验成为有充分科学证据的有效疗法,就应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倡导循证医学原则,从而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

 

有学者进行了电针与氟西汀(FXT)治疗重症抑郁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电针治疗在HAMD总评分,HAMD昼夜变化因子和迟滞因子分、SDS抑郁自评量表及CGI严重程度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治疗,但与FXT治疗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建立了电针治疗抑郁症临床双盲研究的试验方法。香港学者开展了针灸治疗小儿持续性过敏性鼻炎(Childhood 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儿童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针灸是一种既安全、可接受,又有效的方法。澳大利亚学者针对运用针灸和草药结合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开展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也有人开展了顺势疗法治疗纤维肌痛(Fibromyalgia)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150例脑血栓气虚血瘀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脑心通胶囊对中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及高粘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芎芍胶囊干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芎芍胶囊可以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减少临床终点事件及心绞痛复发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血瘀状态。血瘀证的轻重程度和改善程度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发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有确切的疗效,对症状和房颤的疗效优于心律平。

 

临床研究中,中西药合用也是常见情况。在治疗肿瘤过程中,中药常常被用于增效减毒。有学者开展了平消胶囊与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增敏研究,结果表明:平消胶囊与放疗同步治疗鼻咽癌,对放疗具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并能抑制或延迟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从而延长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期。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除上述研究方法以外,也有学者提出了循证医学以外的思路,认为:利用现代实验手段,从基因表达、蛋白质变化等角度对中医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进行鉴定,并系统地研究针灸和中草药的作用,将在循证医学之外为中医的现代化、科学化及国际化提供一条道路。

 

大会论文中,有许多反映各个领域的综述性文章,系统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各个系统疾病的最近进展。总的来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临床研究方法的规范,包括随机双盲方法的运用,二是结合医学治疗方法多样,范围广泛,既有以中医药为主对常见疾病的治疗,又有中西药合用用于治疗疑难疾病。

 

3.中西医结合医学实验研究取得全面进展

 

与上一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比较,本次大会实验研究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同时涉及几乎所有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特别是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的疑难疾病。从水平上来看,有不少研究利用了基因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同时多学科交叉方法被广泛用于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从范围上来看,许多研究涉及到精神神经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艾滋病等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有学者运用微阵列分析了六味地黄丸和桂附八味丸对培养肾细胞株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慢性肾炎肾衰病人,肾阳虚、肾阴虚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治疗此二证型之常用中药桂附八味丸和六味地黄丸二者对培养的肾细胞株基因表达的影响至少在3个基因上有显著意义的区别。进一步设计肾阳虚模型动物,用归附八味丸喂食后,取各类细胞的mRNA,分析是否有类似特殊基因表达型态,及显著调控生化变化,找到可供诊断肾阳虚基因表达型及有效的治疗基因。也有学者对中药胃炎消对胃癌癌前病变相关癌基因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胃炎消对胃癌癌前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对胃癌癌前病变组织中与细胞增殖信号传递有关的相关癌基因c-Ha-rasc-erbB-2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可能具有一定调控作用。

 

中医药的效果来自于临床实践,在有些情况下并不了解其作用途径和机制。本次大会有很多研究是在了解中药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医药治疗疾病机制的探索。如中研号治疗猴艾滋病的实验研究说明中研号具有一定的抑制感染猴血浆病毒血症及保护机体免疫细胞的作用。当归芍药散对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有人开展了当归芍药散的细胞保护作用的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含当归芍药散及其精简方脑脊液或人工脑脊液均可对抗连二亚硫酸钠与谷氨酸钠诱导的PCCNPC12细胞缺血/缺氧、兴奋性氨基酸损伤。也有学者对黄芪、当归合剂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当归合剂能阻抑肾纤维化和肾功能恶化,其机制与抑制TCF-β1OPN的过表达,减少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肾固有细胞活化有关。黄芪、当归合剂能改善肾病患者紊乱的蛋白代谢和脂肪代谢,同时其作用是多靶点多功能的。补肾益髓法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的有效复方,有学者进行了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的分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血液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治疗对重型地贫患者的有效率达81.4%,对重型地贫复合血红蛋白E患者全部有效;对中间型地贫有效率为95.6%,对中间型地贫复合血红蛋白E患者全部有效。基因分析表明中药治疗不改变患者的基因突变型,可提高患者HbHbF水平,提高珠蛋白链γ/β+γ比值,显著提高珠蛋白的mRNA表达和GM-CSFmRNA表达。实验研究说明中药且能明显提高小鼠骨髓GM-CFUBFU-ECFU-E;说明:中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可能机制为开启γ-基因,促进珠蛋白mRNA表达,诱导HbF合成增加,从而代偿了基因缺陷以达到治疗目的。研究并从基因水平,分子水平阐述了中医肾生髓理论的分子基础,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医治法一直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有学者开展了补肾延缓免疫衰老从单基因到基因群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补肾药物延缓老年人及老年鼠的T细胞过度凋亡是通过下调FasL基因高表达而实现的,进一步研究T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群,证明补肾复方系下调促凋亡基因FasLTNFR1的转录,从而下调老年期过度的T细胞凋亡,这是补肾法所特有的调控模式,为中医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打下基础。

 

4.中医基本理论的现代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

 

本次大会有许多研究运用多学科、多指标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包括证候理论、五行学说和四诊方法等在内的中医传统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证候理论研究仍是重点。与上次会议不同的是,证候理论研究更重视与疾病理论结合,更强调证候研究中的规范性。

 

血瘀证一直是证候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次会议仍有许多学者报告了血瘀证研究进展。血瘀证与循环内皮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细胞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因子等的关系是重点研究内容。有学者认为:血瘀证实质研究中尚缺乏符合DME要求的多中心、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也未对相关指标与血瘀证的关联程度、诊断价值(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作出客观评价;今后对血瘀证实质研究应充分利用专家经验、历史文献,并与现代数学、计算技术相结合,重视对血瘀证和已知激素、刺激因子、生长因子、未知蛋白/多肽间关联的研究,引进蛋白质组学技术与成果,提升研究水平,向提示血瘀证证候实质的目标迈进一步。有的学者以病证相关作为基础研究了血瘀证诊断标准:对600余例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塞、糖尿病、肺心病、妇科疾患等病种的预试验表明,传统的症状体征中,舌下静脉曲张、舌质紫暗、舌体瘀斑、脉涩、少腹抵抗压痛、神志异常、肢体麻木、外伤史、疼痛、人流史等,仍然是血瘀证的重要入选因素,舌象、疼痛、脉象为血瘀的共性指标,而外伤史及人流史,病例的出现频次不高,但有诊断的特异性,并与临床相符,进而提示:标准化的中西医结合证候,应该是病证结合,与方药对应,经规范并有适度量化症状体征及客观指标构成。

 

许多学者根据中医药治疗常见优势病种的临床经验,广泛开展了以疾病为立足点的病证结合式的证候理论研究,给中医证候理论赋予了疾病的内涵。比如,有学者探索了十二指肠溃疡寒热辨证与HP、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提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期患者中,热证多于寒证;其寒热证型与HP感染明显相关,且均有必须免疫异常存在;十二指肠溃疡急性期寒热证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3CD4/CD8变化相关。

 

证候动物模型一直制约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有学者用中、重度风寒湿刺激诱发家兔颈椎间盘退变,从而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的风寒湿痹证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并证实颈椎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本次会议没有看到大量中医动物模型的研究报告,说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的难度。同时,应该看到,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有许多学者运用了原有的证候动物模型,提示证候动物模型正在接受证候理论现代研究的检验。

 

也有学者提出应该从生物信息平台出发探索证的数学模型。

 

病证结合研究中,也可看到阴性结果。有学者应用中医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症,并开展评定中医肾虚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文献上有报道肾虚和骨质疏松有连带关系,本研究没有确认其关系,因而不能确定中医肾虚的临床诊断是一个对骨质疏松适当的筛检指标,但肾虚和脆弱性骨折的关系可能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有学者通过对金木水火土的相互关系的阐释,描述了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复杂控制系统,深入研究了五行学说的非线性控制原理和仿真特性。根据五行学说对五行关系的描述,对五行的数学定义如下:(1)定义五行的状态表述,并划分五个能量状态,且为时间t的函数;(2)定义的非线性函数关系;(3)定义五行t时刻的状态值为t-1时刻的状态与t时刻的总输入(包括五行的相互作用以及外界扰动)的非线性叠加。基于上述的数学定义,建立了五行理论的生理态、病理态的控制模型。

 

四诊的现代研究也一直是中医现代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本次大会的论文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将现代数学和信息技术用于四诊中舌诊中。有学者提出了用于舌诊客观化的图象分析技术。对研制的中医舌象分析仪(TIAI)中涉及的图象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舌图像的彩色校正、舌体区域分割、舌质与舌苔特征分析、舌象裂纹分析等一系列实用的新算法。临床应用表明这些算法的整体有效率超过85%,展示了图象分析技术在舌诊客观化中的应用前景。

 

5.中药现代研究重视与中医理论的结合

 

中药的实际应用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尤其重要的是,根据疾病性质和中医理论选方用药。因此,中药现代研究不仅提高中药产品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提升中药产品的质量,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理论提供科学数据。本次大会论文既有着眼于中药产品的中药现代研究报道,又有着眼于中西医结合理论的中药现代研究报道。有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家和药学家根据中医药理论的特点,提出了证治药动学的概念,并以中药复方为例,开展了深入研究。

 

有学者提出应从中药复方研究中寻找中西医的结合点,认为,从宏观的中医复方到微观的分子作用机制,在中医学和西医学之间应该存在一些结合点;用现代科学方法搞清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和有效成分,并赋予中医学以科学意义是重要的;研究结果说明,宏观的中药复方作用有通过微观的分子水平的作用而发挥治疗作用的它提供了一个中西医理论结合的有力的结合点。

 

有学者根据中医理论,引入数据库等信息技术,设计出基于中医的中药开发系统,也有学者提出了利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宏观理论指导西药应用的观点,根据目前证本质的研究,认为西药的辨证应用已成为可能,并通过几种西药对气、阴、阳影响和调整的阐述,说明了辨证用西药的可行性。

 

6.中药质量控制和安全性研究成为热点领域

 

中药研究开发中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本次大会有不少学者就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有学者对光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进行了评述,指出该方法的系统性研究和各种光谱技术的交叉验证具有快速、方便、可靠、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提取等特点,借助于分子光谱的指纹图谱并与各种计算机辅助解析技术相结合可用于作为中药快速宏观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由于各种原因,中药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映或毒性反映,中药安全性评价是目前世界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来自英国、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对中药安全性在本国的情况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有学者运用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对参麦注射液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按照中药新药四期临床试验的要求,在四个试验中心采用2:1分段随机的方法将448例患者(均为慢性肺心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休克、白细胞减少症等出现气阴两虚证候者)分为两组,其中参麦注射液组(治疗组)284例,生脉注射液组(对照组)164例。观察试验过程中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大小便常规及心电图;评定试验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关系,对试验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参麦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对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毒副作用,对上述两药组方成分过敏及过敏体质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两药。

 

中药在国际医疗卫生界的应用日趋普及,其不良反应也渐受重视,由于中药的成分及药理活性复杂,药材配方变化多端,炮制方法各异,为了能全面客观地评价中药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之相关因素及机制,必须积累充分的案例及经验。台湾学者报道了台湾成立的中药不良反应通报中心情况。该中心在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的支援下,于2001年底在长庚医院中医分院正式成立。本中心设置5处分区通报中心及五家重点通报医院,建构通报系统作业流程及表格,举办各区教育训练及研讨会和建立通报网页。主要执行内容为接受医护人员及民众通报个案,进行评估及追踪,建立审查流程,成立专家顾问群,建立中药不良反应资料库,定期更新网页相关讯息及协同举办各区通报中心之相关研讨会,持续对医疗人员进行宣导,并鼓励通报。

 

来自美国FDA的专家就美国针对中草药新药服法和草药的临床前安全性的有关法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7.国外结合医学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开展

 

本次大会,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国家的学者介绍各自国家结合医学研究进展。以美国为例,结合医学的形式是以补充与替代医学出现。补充与替代医学(CAM)正被越来越多的美国媒体、大众、医学团体及政府所关注和推崇。近几年来迅速在美国形成一股CAM热潮。学者就CAM的概念和范畴、简单发展史、临床应用、科学研究、教育、立法和执照、未来发展等方面介绍CAM在美国的现状。

 

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有着不同的优势,两者必须取长补短,和谐结合。结合医学来源于传统医学(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西医学),但又发展了传统医学(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西医学)。从本次大会论文来看,作者对结合医学的未来充满希望。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20021118

------------------------------------------------------------------------------------------------

 

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会议纪要

 

金秋的北京,2002922日至24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名代表和领导、来宾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结合医学和人类健康——和谐结合,创新发展。这是新世纪世界中西医结合界的第一次盛会,展示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及世界性结合医学的兴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给大会发来贺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为大会题词。李岚清副总理在贺信中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祝贺,强调了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中医学的发展并提出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的战略任务,推动中西医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互相结合,共同在人民的健康保健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希望通过这次大会的召开,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友谊和合作。吴阶平副委员长的题词是传统与现代医药结合,服务人民健康事业

 

开幕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郑筱萸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宋南平书记,中国香港卫生署陈冯富珍署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主席陈可冀教授,美国原白宫补充与替代医学政策委员会主席、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共同主席、乔治敦大学詹姆斯·戈登教授,日本和汉医药学会会长、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共同主席、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寺泽捷年教授,南非卫生部综合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席 G.穆罕默德教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植物药审评组主任陈绍琛教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官员陈垦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韩启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陆道培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韩济生教授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李振吉、房书亭、于生龙、任德权、姚乃礼、何惠宇、沈志祥、杨思标、许家杰(美)、于维汉、姚新生、刘耕陶、周文轩(中国香港)、戴维·艾森博格(美)、亚历山大·卡强(俄)、谷美智士(日)、杜比(印度)、黄宝珠(越)、王超群(加)、陈介甫(中国台湾)、张日武(韩)、江润祥(中国香港)、梁秉中(中国香港)、周肇平(中国香港)、张大钊(中国香港)、田小明(美)、杨自国(美)、梁世海(新)、辛育龄、马阳、王海燕、徐孝先、闫希军。

 

周光召副委员长宣布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开幕。

 

大会主席陈可冀院士致开幕词。陈可冀院士在开幕词中希望通过交流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的学术信息、展示结合医学的成就和探索结合医学的前景。并强调结合医学要和传统医学、补充医学、替代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医生们一起营造一个团结的、合作的和互相学习的氛围。坚信这次大会将会更加成功,世界结合医学和人类健康将获得巨大成就。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在开幕式上讲话。佘靖在讲话中指出,自第一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举办5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受到全球性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断促进着生命科学的发展。随着医学发展的趋势、疾病谱的变化,药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加,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健康观念和诊疗思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学已成为世界潮流,中西医结合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现代基因工程、生物信息、计算机及微电子等高新技术的兴起,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方法逐步推广,多学科的广泛渗透、相互融合,为开展更加深入的结合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我国政府从人民群众疾病防治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规律出发,一直对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正确引导,使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术活动和国际交流日益活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下设35个专业委员会,每年召开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30余次,先后创办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15种专业期刊,陆续出版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等数百种中西医结合医学专著,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学术繁荣发展,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着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如针刺镇痛辅助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病毒性肝炎、心脑血管病、急腹症、烧伤、骨折及机理研究等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水平,增进友谊,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共识。希望中西医结合的同道们能积极引进适合于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促进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揭示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原理,发现新现象,找出新规律,努力提高诊疗水平,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为提高世界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宋南平在讲话中指出,在全球跨入21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医药走向世界之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召开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适应时代的发展,事业的要求,必将对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及全世界结合医学的创新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贯方针。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学术研究方面,如血府逐瘀丸预防PTCA再狭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砷剂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机理明确,还扩大了应用范围;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双环醇酯已开发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并申报专利的一类新药;冠心二号的证治药动学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重要意义在于说明了方剂进入体内的化学成分完全能够定性和定量测定。在学科建设方面,中西医结合医学已正式列入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111日发布,19931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正式确立;教育部已同意陈可冀等32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关于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中西医结合系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再次建议的提案,这在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已逐步形成体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坚持依靠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坚持学术民主,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医学科学技术、卫生工作及中医药各项方针政策,注重培养人才,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中西医团结,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官员陈垦,美国白宫补充与替代医学政策委员会主席、乔治敦大学詹姆斯·戈登教授在开幕式上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美国白宫总统亚太顾问委员会主席祖炳民博士、中国香港中西医结合学会为大会发来了贺信。

陈士奎、吕维柏主持大会开幕式。

 

22日晚上,在北京饭店举办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沈志祥教授在欢迎宴会上致词。

 

大会进行了三天学术报告。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和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詹姆斯·戈登、寺泽捷年、陈绍琛、陆道培、姚新生、刘耕陶、韩济生教授等35名作了特邀演讲和专题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代表们分别在结合医学的临床观察、结合医学的基础研究、结合医学的思路方法及教育管理政策、结合医学研究中的新药研究与开发、结合医学的实验研究、结合医学的理论研究等6个分会场进行了18场专题学术交流,并举办了烧伤、复方丹参滴丸临床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活习惯病、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培养结合医学高级人才国际会议、泰脂安胶囊临床应用等7场卫星会议,还有1000余篇学术论文以壁报的形式进行了交流。代表们还参观了展示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成就和有三九企业集团和天津天士力医药有限公司等29个企业参加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展览及展示会

 

24日举行了闭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在闭幕式上讲话。李振吉副局长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展望未来,随着中医药学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日益扩大和人们关于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将具有更加广泛的需要和广阔的前景。为了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使她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更满意的医疗服务,我们应该加强研究,努力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创造条件,发挥中西医结合在健康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加强各国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他希望海内外同行们常来常往,相互学习,增进友谊,不懈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西方医学中心许家杰教授在闭幕式上致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危北海教授致闭幕词。危北海教授在闭幕词中说,总的来看,这次会议表明了结合医学研究已逐步由国内走向世界,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结合医学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日益深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中药现代化研究得到高度重视,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结合医学的未来充满希望,前景光明。他相信,结合医学在世界范围内,必将蓬勃发展,茁壮成长。会议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他对全国媒体和各新闻单位对本次大会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关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热情赞助这次会议的医药厂家和公司为开好这次会议提供的良好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廖家桢、吕爱平主持大会闭幕式。

 

24日晚上,大会举办了闭幕招待会。

 

大会达到了交流结合医学实践,展示结合医学成就,研讨结合医学前景,推动结合医学发展的目的。

 

本次大会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作为支持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医学有限公司、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香港保健协会、香港中西医结合学会、Prime Herbs Corporation, California, USA作为本次大会的协办单位,为大会圆满成功给予了大力支持。新闻媒体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医药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医学论坛报、医药经济报、健康时报、中国新闻、华夏时报、北京晚报、中国科学周刊侨报、上海中医药报等,对大会作了广泛、系统地宣传报道,使本次大会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20021118

 

滥用激素危害与媒体曝光

 

揪心!5月龄宝宝成大头娃娃,激素宝宝霜要警惕!

激素抑菌霜变“大头娃娃”

 2万元买来的韩国面膜 竟是“皮肤鸦片”_央广网

激素治疗皮肤病 差点丢了命

 面膜“皮肤鸦片”调查:暴利驱动网购监管缺位

皮肤鸦片危害大 久用上瘾损健康

得了激素性皮炎,记住“一停、二忍、三调”!

揭秘“皮肤鸦片”真相 规避“鸦片面膜”陷阱

"皮肤鸦片”久用上瘾--39健康网

恐怖!86批激素化妆品曝光,长时间使用可毁容!

警惕化妆品含有激素 长期使用会毁了容 香港代购“皮肤鸦片”面膜背后不为人知秘密

 苗岭洁肤霜内含强力激素 可致股骨头坏死

这两款宝宝“湿疹膏”检出激素

 慎用激素类化妆品 别让您的皮肤“中毒”

皮肤鸦片成瘾只需两周,治疗却漫长棘手 

 发生了激素依赖性皮炎怎么办

 当心"皮肤鸦片"毁掉完美容颜 

 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要持之以恒

 “神药”苗岭洁肤霜致股骨头坏死-贵州卫监确认

 致人上瘾的危险化妆品(图)

皮肤病滥用激素后果严重

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全国禁售“皮肤鸦片”

护肤讲安全 慎选化妆品

皮肤鸦片激素 让女士奇痒难忍

皮肤病用激素类药膏6误区

“皮肤鸦片” 两周可让人上瘾__普法频道  激素过敏性皮炎
添加皮肤鸦片面膜腐蚀朋友圈 化妆品皮肤病逐年增加

10款儿童化妆品均被检出禁用成分!

随意添加违禁品致皮肤肿烂眼睛灼伤,当心毁容!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皮肤病研究所(柳园北路81号) 邮编:252000  电话:0635-8984818   8323893 

网站批准文号 鲁ICP备17033294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261号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51.la 专业、免费、强健的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