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是真皮深部及皮下脂肪组织(脂膜炎)的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有疼痛的红色结节,主要是在胫前区,但有时亦会患于臂部或其他区域.
【发病原因】
结节性红斑在成人患者中,链球菌感染和结节病是最常见的原因,但在儿童中,结节性红斑主要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特别是由链球菌。较少见的原因(地方病区域除外)包括麻风,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原发性结核,鹦鹉热,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及溃疡性结肠炎.本病亦可为对药物的一种反应(磺胺类,碘盐,溴盐,口服避孕药)。
结节性红斑常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约1.3比6。一般容易在春天或秋季发病。不少的病人于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者往往有浑身不适、乏力、低热、关节及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
【临床表现】
结节性红斑可以急性发病,也可隐袭发病。皮损主要发于小腿伸侧,有时大腿下段和臀部亦可波及,但上肢及颜面部位通常不受侵犯。皮疹表现为皮下结节,其表面皮肤始为鲜红,约经2周后,逐渐变成暗红色或淡紫红色,数目多少不定,大小直径约1~4厘米,常呈群集或散在对称性分布。结节永不破溃,但若近邻的损害彼此融合可形成较大硬块。于是容易发生压迫局部血管,致使静脉回流受阻。故此可引起小腿下部水肿。病损结节处,自觉疼痛,触压痛也较明显。病程须经3~6周,结节方可逐渐消退,但屡见再发。临床上有时可见新的皮下结节分批分期不断的出现,致使病情迁延不已而久久未能痊愈。
【辅助检查】
一、某些患者可呈血沉加快,抗“O”值升高;如系结核菌所致者,结核菌素试验为强阳性。
二、病理:本病组织病理为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炎症病变。其主要表现为血管炎,损害之内尤以较大的小静脉管壁内炎症浸润及内皮细胞增生,但血管腔通畅,不发生闭塞,也无血栓形成。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早期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晚期却以淋巴细胞增多。
【诊断与鉴别】
依据临床表现的上述特征,一般可作出诊断。
本病常须与硬红斑鉴别。后者皮损好发于小腿屈侧,可破溃,愈后留疤痕。自觉痛较轻。病程为慢性经过。组织病理呈结核性变化,且病变部位的血管之管壁炎症浸润、增厚、管腔闭塞和血栓形成。
【西医治疗】
一、尽量寻找并除去可疑的病因。
二、发作期应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或尽量减少活动,尤其是较剧烈的运动。三、内用疗法(一)抗生素: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热显著者,可
应用抗生素或磺胺制剂。如查明是结核菌引起者,可行抗结核治疗。(二)非激素抗类药:对原因不明者尤为适宜,常用消炎痛、阿斯匹林等内服
,可以起到对症治疗的疗效。(三)碘化钾合剂:本品内服,每次5~10ml,一日三次,对某些患者可收效。(四)皮质类固醇激素:本药除可用于由药物引起的重症患者外,因副作用较多,
易产生依赖性,应谨慎应用。四、外用疗法:对症处理,常用10%鱼石脂软膏外用,有消炎症功能。五、理疗可酌情选用音频电流磁疗、可以缓解某些病人
的症状。
【中医独特治疗】
中医中药以解毒利湿,养阴清热,活血化瘀治疗为主,可选用排毒化斑灵4号颗粒冲剂治疗。每晚睡前开水冲服一瓶,每疗程30天。
【治疗申请书下载】
|